辽宁师范大学论坛新生专栏 → 【17级新生咨询】信息工程学院、城市轨道交通学院
查看完整版本:【17级新生咨询】信息工程学院、城市轨道交通学院
2018/5/29 4:01:23

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/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现有教师136人,其中专任教师105人,具有教授职称17人、副教授46人,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人,在读博士16人。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、辽宁省特聘教授1人、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、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,辽宁省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,校教学名师4人。目前,学院有7个教学系:自动化系、通信工程系、电子信息系、计算机系、物联网工程系、交通运输系、计算机基础系。学院具有“控制科学与工程”一级学科硕士点、“物流工程”专业型硕士点、“管理科学与工程”学术型硕士点,“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”辽宁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。在校本科生1500余人,硕士生70余人。学院拥有辽宁省装备制造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、辽宁省物联网信息集成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辽宁省环境监测物联网技术工程实验室、“自动化专业”辽宁省省级示范性专业、“自动化专业”辽宁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“电工电子”辽宁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沈阳市商务智能重点实验室、沈阳市智能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;并有计算机视觉实验室、移动云应用研发实验室、焊接自动化研究所等校内教学、科研基地。学院注重教学工作,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,承担省级教改项目多项,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,“计算机基础”获辽宁省精品课和辽宁省教学团队。在 2014年1月辽宁省教育厅公布的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37个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结果中,我院自动化专业在全省29所设有自动化专业的高校中位列第4,充分展现了我院专业建设的成效。同时学院重视科研工作,近几年共获国家、省、市科研立项50余项,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,省级课题20余项,科研经费年均300余万元。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,其中SCI、EI、ISTP检索论文150余篇。出版专著、教材40余部,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、省级规划教材6部、省级精品教材4部。 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之际,沈阳大学率先响应,与沈阳浑南现代交通有限公司联合共建“沈阳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”。建立“企业命名班”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,与中兴软件、天久集团、中软国际、沈阳联通等知名企业共建“中兴物联班”、“天久交通班”、“中软计算机班”、“沈阳联通班”等。学院还与东软集团、华晨宝马、大唐移动、沈阳地铁等知名企业或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、产学研合作关系,强化学生综合素质、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培养。几年来学生获全国大学生“挑战杯”竞赛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、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、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国家级奖多项。
1、自动化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、专业知识面广,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,能够在工业企业、科研院校、机关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工业过程控制、运动控制、检测与自动化仪表、电力电子技术、机器人控制、智能控制、信息处理、物联网等领域的科学研究、教学工作、技术开发、工程应用与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,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。
主要课程:自动控制原理、计算机原理及应用、电力电子技术、过程检测及仪表、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、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、现代控制理论、计算机控制系统、工业机器人、嵌入式系统设计等。
2、通信工程
培养目标:通信工程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,本专业培养学生在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,能够系统掌握本学科必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,能够在信息通信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系统及设备的设计、开发、制造、运营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人才。本专业正在努力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的要求,以专业教育为基础,工程教育为重点,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、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。
主要课程:电路分析、计算机网络、数据通信与通信网技术、信号与系统、数字信号处理、通信原理、电磁波与天线技术、光纤通信、移动通信、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。
3、电子信息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理论,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,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,具有较强的计算机、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,面向电子技术、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、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,能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和设备的研发、维护、运营和管理,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宽口径、高素质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。
主要课程:电路分析、模拟电子技术、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、高频电子线路、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、信号与系统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、EDA技术、计算机电子线路制图、嵌入式系统设计等。
4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,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,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,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具有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能力,具有网络与计算机系统的配置、管理与维护能力,具有Web应用程序的设计、开发与维护能力,能在机关、学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、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、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。
主要课程:高级语言程序设计、电路分析、数字逻辑、数据结构、计算机网络、离散数学、操作系统原理、数据库基础及应用、计算机组成原理、软件工程等。
5、物联网工程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信息感知、描述、传输、处理和集成的基本理论、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,具备传感技术、计算机、网络通信、数据管理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;熟练掌握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、物联网硬件与软件设计开发和互联网应用等技术,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、工程能力、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;重点面向交通运输、环境监控、物流管理和移动支付等领域,培养能从事物联网系统规划设计、产品开发、集成部署、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。
主要课程:物联网工程导论、计算机网络与IPv6技术、物联网通信技术、RFID与智能卡技术、传感器网络及应用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、物联网数据处理、软件集成与服务计算、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、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等。
6、交通运输
培养目标:本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为契机,培养掌握交通运输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,以及轨道交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能在城市交通运输领域从事交通运输控制、交通运输运营管理、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,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。
主要课程:交通运输学、运输组织学、交通运输安全、交通运输管理与控制、物联网技术、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、交通运输设备及技术使用、交通港站与枢纽、交通运输信号、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等。




2018/5/29 6:27:58

2楼自备



2018/5/29 7:54:23

环境学院前来顶贴



2018/5/29 9:32:36

啦啦啦



2018/5/29 13:00:33

dd


Powered by ZuoJu X5.0
Processed in 0.02 second(s)